严格来说,完整的刑事诉讼案件有五个阶段,即立案、调查、起诉、审判和执行。
立案是指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人民法院根据各自的管辖范围对报案、控告、举报、自首、起诉等材料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调查或审判。立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有犯罪事实;2.犯罪事实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满足这两个条件,调查机关应立案调查。立案是刑事诉讼开始的标志,也是刑事案件的必要程序。
刑事案件发生后,如果需要查明真相,就需要调查已经发生的案件。调查分为任何调查措施和强制调查措施。任何调查措施,即走访、询问等。,几乎不影响被调查人和被询问人的日常生活,而强制调查措施包括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由于强制调查措施会对公民的合法权益造成很大损害,作为法律授权的强制力量,只能在立案后使用。调查程序不是刑事案件的必要程序。如果是刑事自诉案件,不需要调查机关介入调查。
诉讼,也称为审查诉讼阶段,是指有控诉权的国家机关和公民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审理诉讼内容,以确定被起诉人的刑事责任,并对其进行刑事制裁的活动。最为常见的是刑事公诉案件,侦查机关在侦查结束后,将案件的有关资料和证据移交给检察机关。经检察机关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补充调查或不起诉的决定。
审判阶段,即人民法院现场公开审理和判决被告和指控事实的程序。在刑事诉讼的所有程序中,只有通过审判程序,才能确定是否有罪、成立什么罪、应承担什么责任等。人民法院是唯一能够确认嫌疑人\被告是否有罪的机构。未经人民法院审判,不得确认任何人有罪。
执行阶段,顾名思义,就是在审判结束后将判决结果交付给执行程序。
上海刑事案件中如果有了立功表现 |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如何委托上海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