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上海律师咨询团队
上海律师网是富誉律师事务所旗下的专业法律服务平台,自2000年起便开始为广大客户提供法律服务。我们的团队由近200名经验丰富的律师组成,他们覆盖了各个法律领域,平均执业经验超过5年,其中70%以上拥有法律硕士学位。 在过去的20多年里,我们始终坚持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成功地为成千上万的客户提供了高质量的法律服务,并成功处理了上万起各类复杂的法律纠纷案件,包括一些具有重大...

律师团队

上海律师咨询

律师团队

上海律师咨询

开庭辩护

上海律师咨询

律所荣誉

上海律师咨询

律所环境

上海律师咨询

律所环境

上海律师咨询

律所环境

法律专题

主页 > 诉讼律师 > 法律专题 >

第二百五十三条第一款 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

时间:2021-03-18 10:18 点击: 关键词:私自开拆电报罪,上海私自开拆电报罪

  条文内容

  第二百五十三条第一款 内容

  第二百五十三条 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犯前款罪而窃取财物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罪名精析

  1

  释义阐明

  本条是关于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的处刑规定。

  本条第一款是关于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的处刑规定。依照本款规定,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是指邮政工作 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行为。本条所规定的“邮政工作人员”,是指邮政部门的营业员、分拣员、投 递员、押运员以及其他从事邮政工作的人员。本罪的主体只能是邮政工作人员,而且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的行为必须是利用职 务之便实施的。如果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电报的行为人不是邮政工作人员或者邮政工作人员不是利用职务之便而实施上述行为 的,不构成本罪,情节严重的,构成本法第二百五十二条规定的侵犯通信自由罪。本条规定了三种妨害邮政通讯的行为,其中“私自开拆”, 是指违反国家规定,未经投寄人或者收件人的同意,在邮途中非法开拆他人邮件、电报的行为。“隐匿”,是指将他人投寄的邮件、电报予以 截留藏匿而不递交给收件人的行为。“毁弃”,是指将他人投寄的邮件、电报予以撕毁、烧毁、抛弃等,致使他人无法查收的行为。私自开拆 、隐匿、毁弃邮件、电报是妨害邮政通讯的三种具体行为,只要邮政工作人员故意施行上述三种行为之一,就可构成本罪。邮政工作人员依法 检查邮件的行为,属于正当的职务行为,不构成犯罪。这里所说的“邮件”,是指通过邮政部门递寄的信件、印刷品、包裹、汇票、报刊等;“电报”,包括明码、密码电报等。本款规定在执行中需要注意的是,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只能是故意犯罪,可能出于各种各 样的动机,如报复、图财、逃避工作等。因过失而遗失、毁坏邮件、电报的,不构成本罪。依照本款规定,邮政工作人员犯私自开拆、隐匿、 毁弃邮件、电报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二百五十三条第一款 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

  为了确保国内国际邮政通信的安全,除各级邮电部门必须坚持“人民邮电为人民”的方向,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企业管理,不断提高通信质量外,各级公、检、法机关和邮电部门,一定要认真地贯彻中共中央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和严重经济犯罪活动的指示精神,加强查处破坏邮政通信案件的工作,对破坏邮政通信的犯罪活动予以严厉打击。为此,特作如下通知:

  一、关于案件的报告和处理问题

  凡邮电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有下列违法犯罪行为的,均应及时报告上级邮电保卫部门;其中已构成犯罪,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同时报告当地人民检察机关:

  1.私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或者从邮件中窃取现金、外币、票证、物品、各种业务合同,以及隐匿、毁弃用户报刊数量较多的。

  2.贪污、冒领用户汇兑款、报刊款和贪污汇兑资金、邮电营收款的。

  凡邮电局、所被盗窃,邮件、现金被抢劫,收寄或利用邮运工具夹运走私物品、易燃易爆等禁寄物品因而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件,应及时报告上级邮电保卫部门,并同时报告当地公安机关。

  对于破坏邮政通信的案件应当抓紧破案。一般案件,邮电保卫部门应在公安或检察机关的指导下及时追查破案。没有保卫组织的单位,由本单位领导负责组织力量追查,必要时上级邮电部门参加指导。属于公安或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案件,邮电部门要积极配合。跨省(市、区)的案件,以发案所在地为主,由有关省(市、区)邮电部门协同公安或检察机关破案。

  邮电工作人员破坏邮政通信的案件,情节恶劣、后果严重、已经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从严惩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由邮电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分,或者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条款予以处罚。对于包庇纵容犯罪的有关人员,必须严肃处理;属于触犯《刑法》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关于查处破坏邮政通信案件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私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等破坏邮政通信的案件,是违法犯罪行为。因此,对这种案件的定性、处理或量刑,必须重视对邮政通信的破坏所造成的社会危害后果,不能仅以数量多少来处理。

  2.邮电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从邮件中窃取财物,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应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3.邮电工作人员由于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应依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4.应由犯罪分子退赔的财物,必须限期退赔。其中属于用户的,由邮电部门负责归还用户,并将归还的收据作为证据入卷存档;除此之外,按照有关规定上缴国库。

  各级公、检、法机关和邮电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措施。要贯彻“综合治理”的方针,既要依法严厉打击犯罪活动,又要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并对邮电职工加强遵纪守法教育,预防新的犯罪。要注意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把查处破坏邮政通信案件的工作切实抓好,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邮政通信安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作出应有的贡献。

  证据规格

  1

  第二百五十三条 证据规格

  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

  (一)关于本罪主体的证据

  本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邮政工作人员,也就是国家邮电部门的干部、营业人员、分拣员、接发员、押运员、接站员、搬运员等

  (二)关于本罪主观方面的证据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证实:

  (1)案件发生的原因,犯罪的动机、日的,是为了营利,还是为了其他目的;

  (2)是否明知违反相关国家规定。

  2.被害人陈述。证实:行为人未经被害人许可出售、非法提供其个人信息。

  3.书证:

  (1)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或其他司法机关报案的举报、控告记录、报案登记表;

  (2)合同,账单,记载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有关材料等,证明行为人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起因、动机、目的等。

  通过上述证据并结合客观方面的有关证据,证明行为人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主观故意,即明知自己违反国家规定,出售或者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给他人,即故意为之。

  证明单位犯本罪的主观故意时,还需要通过收集和提取单位的法定代表人、直接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的供述、单位体讨论记录、有关负责人签署的文件、单位的财务账目等书证及相关证人证言等证据材料,以证明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系由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者由单位的负责人或被授权的其他人员决定、同意的,获得的违法所得大部分归单位所有。

  实践中,要结合违反国家规定、出售和非法提供等要件和相关证据,证明行为主观上是故意还是过失,如果属于过失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则不构成本罪。

  (三)关于本罪客观方面的证据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证实:

  (1)行为人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可以获得并已获取了公民个人信息;

  (2)行为人实施出售或者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给他人行为的时间、地点、方式及过程;

  (3)出售或者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具体内容和数量;

  (4)出售或者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给他人的获利情况;

  (5)行为人和被害人的关系;

  (6)共同犯罪的起意、策划、分工、实施等情应详细讯问,查明每一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

  2.被害人陈述。证实:

  (1)被害人曾在行为人所在的单位办理过有关业务,该单位留有被害人的公民个人信息;

  (2)行为人的行为未经被害人同意或授权;

  (3)行为人出售或者非法提供其个人信息的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的损失或不良影响

  3.证人证言

  (1)行为人的同事,证实:

  ①行为人可以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中获得公民个人信息;

  ②行为人实施了出售或者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给他人的行为。

  (2)公民个人信息获得者,证实:

  ①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处通过购买或其他不合法手段获得了相关公民个人信息,包括数量、内容以及支付的费用等。

  ②如何使用该非法获得的个人信息,以及给被害人造成的损失或不良影响。

  4.物证、书证:

  (1)有关文件和账目等材料,证实行为人利用职务便利获得公民个人信息并出售和非法提供的时间、地点及经过等情况;

  (2)电信部门提供的(固定、移动)电话通话记录、短信息等记录;

  (3)所违反的国家规定的文本和内容。

  5.视听资料、电子数据。包括录音、录、电子介质等能够证明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资料。

  通过上述证据,证明行为人未经被害人同意,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

  (四)关于本罪客体的证据

  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公民个人信息不受非侵犯的权利。主要通过上述主、客观方面的证据予以证实。

  案例精选

  1

  陈某某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案(2014)零刑初字第163号-中国裁判文书网

  【裁判要点】

  被告人在担任永州市邮政局零陵分局某某支局投递员期间,将自己负责投递邮政路段的邮件63件隐匿在自己家中,没有投递给相关客户。为应付检查,被告人还冒充客户在邮件清单的收件人签章栏上签名,被告人故意将自己负责投递的邮件隐匿构成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

  陈某某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案

  案情简介: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人民检察院以零检公诉刑诉(2014)138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陈某某犯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于2014年7月28日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在法院刑事审判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永州市零陵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员孙一芳,被告人陈某某到庭参加了诉讼。现已审理终结。

  经审理查明: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被告人陈某某在担任永州市邮政局零陵分局某某支局投递员期间,将自己负责投递邮政路段的邮件63件隐匿在自己家中,没有投递给相关客户。为应付检查,被告人陈某某还冒充客户在邮件清单的收件人签章栏上签名,严重侵犯了公民的通讯自由权。

  2014年5月7日,被告人陈某某在广州铁路公安处广州车站派出所民警抓获。

  上述事实,被告人陈某某在开庭审理过程中亦无异议,且有证人李某某、唐某某、徐某某、蒋某某、伍某某、雷某某的证言;辨认笔录;户籍证明、抓获经过、邮政业务委托代办合同、未收到的邮件统计表、投递邮件清单、隐匿的邮件照片及说明等书证和被告人陈某某的供述和辩解等证据证实,足以认定。

  法院认为:被告人陈某某故意将自己负责投递的邮件隐匿,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故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陈某某犯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的罪名成立,法院予以支持。被告人陈某某归案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对其从轻处罚。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三款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人陈某某犯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

  (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4年5月12日起至2014年11月11日止)。

第二百五十三条第一款 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 http://www.huaronglvshi.com/zhuanti/4432.html
以上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