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罪是我国刑法中的重要罪名之一,对于单位犯罪的处理也有着明确的规定。本文将围绕走私罪的单位犯罪问题展开讨论,并探讨上海地区的具体情况。上海刑事辩护律师就来为您讲讲有关的情况是怎样的。
一、走私罪的单位犯罪问题
走私罪的单位犯罪是指以公司、企业等单位名义实施走私活动的行为。走私罪的构成要件包括:1.将未经海关监管的货物运入或者运出海关监管的境内、境外;2.具有非法目的,如逃避海关监管、偷逃税款等;3.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走私罪的构成要件中,第一项是客观要件,第二项是主观要件,第三项是量刑要件。
对于单位犯罪,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他组织,违反国家规定,进行非法经营活动,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其不同情节,判处拘役或者管制,可以并处罚金。”这就是对单位犯罪的惯常规定,对于走私罪的单位犯罪也适用。
此外,对于走私罪的单位犯罪,还有一些特殊规定。例如,刑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可以对单位判处罚金,责令停产停业或者吊销执照;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其不同情节分别判处拘役或者管制,可以并处罚金。”这就是对于走私罪的单位犯罪的特殊规定,比一般的单位犯罪处罚更为严厉。
二、上海地区走私罪单位犯罪情况
上海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口岸城市之一。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走私问题也日益突出。据统计,2019年上海海关共查获走私案件318起,案值1.16亿元人民币。
其中,走私香烟、药品、化妆品等高档消费品的案件较多,也有少量的走私毒品案件上海地区走私罪单位犯罪情况也不容忽视。例如,2019年上海市公安局打击跨境电商平台走私犯罪专项行动中,就有多个企业被查处,其中一家企业涉嫌走私进口货物近2000余箱,案值高达1.5亿元人民币。
对于这样的走私罪单位犯罪,上海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打击措施。一方面,加强了海关、公安等执法部门之间的联动打击,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提高了查缉走私的效率和精准度。另一方面,对于查处的走私罪单位犯罪,实行了“一案双查”制度,不仅对单位进行处罚,还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惩处。
三、法律案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走私罪单位犯罪的处理方式,下面以一起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描述:某企业利用走私渠道,将大量未经海关监管的高档消费品进出口。该企业涉嫌走私罪单位犯罪,被公安机关查处。经查,该企业走私行为严重,案值巨大。同时,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总经理等主要责任人员均对走私行为知情、纵容或者参与其中。
根据刑法第七十七条、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对于该企业的走私罪单位犯罪,可以对该企业判处罚金,并责令停产停业或者吊销执照。对于该企业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依照其不同情节分别判处拘役或者管制,可以并处罚金。
具体处理方式如下:
对该企业判处罚金,罚金数额应当根据该企业的违法行为性质、情节和影响大小予以认定。
责令该企业停产停业或者吊销执照,根据该企业的违法行为性质、情节和影响大小予以认定。
对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总经理等主要责任人员依照其不同情节分别判处拘役或者管制,可以并处罚金。如果情节严重,甚至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四、总结
走私罪的单位犯罪问题在打击走私犯罪中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处理走私罪单位犯罪时,需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进行处理,对涉嫌犯罪的企业和其主要责任人员依法予以惩处。同时,应当加强海关、公安等执法部门之间的联动打击,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高查缉走私的效率和精准度。
总而言之,上海刑事辩护律师提醒大家,走私罪是一种严重危害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的犯罪行为,需要加大打击力度,严惩不贷。对于走私罪单位犯罪,要坚持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或者吊销执照等措施,并追究涉及的主要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以维护国家法律的权威和社会公正的正义。
走私犯罪的管辖法院如何确定?上 | 侵犯职务罪不构成权益 |